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从诺奖到水系储能“多面手”, MOF材料究竟如何“破圈”!
    来源: 时间:2025-11-13 15:04:00 浏览:859次

    从诺奖到水系储能“多面手”, MOF材料究竟如何“破圈”!


    一、诺奖时刻:MOF 为什么破圈

    202510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 Susumu KitagawaRichard Robson  Omar M. Yaghi,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骨架(MOFs)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用金属离子/簇作节点、有机配体作连杆,像搭积木一样构筑出内部含有巨大空腔的多孔晶体。这些被称为 MOF 的材料可实现气体吸附/分离、储氢、净水与水收集等多种功能,被形容为给化学反应建出一间间带窗的房间。官方新闻稿与科普解读明确强调了其可编程的孔道表面化学是应用扩展的关键。

    对电化学储能而言,MOF 的结构可设计性、孔径可调性与化学功能可定制性,正在从气体与分离迁移到电极与界面。尤其在水系电池(以水系锌离子电池为代表,AZIBs),它既可以是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也可以是负极保护的界面层,还能成为隔膜功能层或电解质局部微环境的容器。这种材料界面系统的多尺度联动,构成了 MOF 在水系储能中的多面手叙事。

    二、从本体/导电 cMOF”衍生体的两条主线

    MOF 之于正极的价值,在于把有序孔道+可编程化学转译为更顺畅的离子通道、更稳定的结构与更可控的界面阻抗

    2.1 本体/导电 cMOF:有序孔道与电子离子协同

    部分 MOF 本身就具备电化学可逆性,尤其是导电 cMOF。典型代表如Cu3(HHTP)2Cu-BTA 等,二维或一维的共轭骨架提供电子通路,配合纳米级孔道促进 Zn2+ 等载流子在水系环境中的传质,两者在水系环境下形成协同传输。这类材料的器件图一般能看到:金属-配体的配位单元在充放电中参与电荷补偿,界面阻抗相对平稳,倍率和循环都较为耐看。

    机制要点: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上的可逆电荷/配位调整,叠加规则孔道带来的短扩散路径与高比表面积,共同促成了水系环境中的可逆储锌与较低极化。这类结构界面一体化 MOF 作为正极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共轭骨架、短扩散路径、可逆配位/电荷耦合、低极化。

    案例分析:Nam, K.W., Park, S.S., dos Reis, R. et al. Conductive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high-performance cathodes in aqueous rechargeable zinc batteries. Nat Commun 10, 4948 (2019).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2857-4

    本体/导电 MOF”里,Cu3(HHTP)2 是非常具代表性的二维共轭框架:六边蜂窝孔道(~2 nm)与层状堆垛提供电子通路+有序离子通道的协同环境 (1)

    MOF电池示意图


    1. Zn-Cu3 (HHTP) 2 化学原理。a. 可充电 Zn-2D MOF 电池的示意图。b. Cu3 (HHTP) 2 的结构,从 c 轴向下看,呈现出带有蜂窝状晶格的 2D 片的滑动平行堆叠。青色、红色和灰色球体分别代表 CuO C 原子。为了清晰起见,H 原子被省略。c Cu3 (HHTP) 2配位单元中预期的氧化还原过程

    其电化学特征可以概括为:

    机制层面:水合锌插层的赝电容化

    水系电解质中,水合 Zn2+ 直接插入框架孔道,显著降低界面去溶剂化能与电荷排斥,从而把界面电阻拉低到可控区间;动/静态证据一致:

    循环伏安与动力学拟合给出 b > 0.85,电荷存储以插层赝电容为主,而非扩散受限的传统固相插层。

    原位/后解析的衍射与电镜显示,放电时(100)面距由约 2.01 nm 收缩到 ~1.87–1.90 nm,对应锌进入孔道轻微收缩结构保持的可逆过程,充电后峰位与形貌基本回到原始状态。

    表面化学上,配体的醌式单元与金属位(Cu2+/Cu+)共同参与电荷补偿:前者贡献主平台,后者提供额外电子转移,使得单体理论容量(仅按配体计)之外还能获得~0.3 e 的附加贡献。

    结构层面:高孔隙+有序堆垛带来的稳定性

    蜂窝孔道为水合 Zn2+提供不拆水笼的直通车,插层只引起可逆的微小收缩,框架主干不塌陷、不相变;长时间高倍率循环后,粉末衍射与选区衍射的晶面间距基本与初始一致,印证了骨架韧性与孔道完整性。

    2.2 MOF 衍生体:控形、控相、控缺陷的模板化路线

    除去把 MOF 仅当作成分,另一条通用的路线是把它当形貌与结构的模板。典型做法是以 MOF 为前驱,经离子交换、退火/溶剂热等转化得到氧化物、多相/非晶复合或导电碳空心/核壳异质结构:常见如 Mn MOF → Mn2O3/ ZnMn2O4 空心八面体。空腔缓冲体积变化,多相界面提供协同活性,适合走长寿命+高稳定的叙事。非晶/多相 + 碳骨架:VMo 等体系配合缺陷工程与导电碳,能把倍率、耐久和结构稳定拉齐,适合厚电极与高面容量的场景。

    关键词:形貌保持、缺陷工程、界面协同、Jahn-Teller缓释、厚电极友好。

    案例分析:X. Guo, H. Xu, Y. Tang, Z. Yang, F. Dou, W. Li, Q. Li, H. Pang, Confining Iodine into Metal-Organic Framework Derived Metal-Nitrogen-Carbon for Long-Life Aqueous Zinc-Iodine Batteries. Adv. Mater. 2024, 36, 2408317.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8317

    结构模型和晶体形状

    2. M9 样品的合理设计。a) 几种 Zn-MOFs 的结构模型和各种晶体形状;b) M1-M7 材料的尺寸和 SSA;(c1-e1) M1(c2-e2) M2(c3-e3) M3(c4-e4) M4(c5-e5) M5(c6-e6) M6 (c7-e7) M7 SEMTEM EDX 映射图像;f) Fe-N-C/I2 阴极的示意图设计和说明,涉及碘还原反应、Fe 单原子的优势和 雷达 图。

    “MOF 衍生体路径中,以 ZIF MOF 为模板经自组装/碳化得到多孔 N-掺杂碳,并在骨架内构筑 Fe–N4 单原子位,可同时解决碘系正极的导电不足与多碘阴离子穿梭。其工作机理可概括为三点:孔道限域 提供对 I2 / I3 / I5 的物理约束并改善传质;极性吸附(N 掺与配位位点)增强与多碘阴离子的相互作用,抑制溶出与穿梭;单原子催化(Fe-N4)降低 I2  I 转化能垒、缩小极化并提升可逆性。结构上,模板带来的可编程微/介孔与稳定碳骨架保证电子-离子双通道与界面均匀性;表征可见原子级分散的 Fe–N4,体现出控形/控孔/控缺陷/控界面的一体化。性能上,该策略在常规硬件与柔性器件中均表现出快动力学与长时间窗稳定,适合高载与严苛工况。

    小结:如果目标偏倍率,优先考虑导电 cMOF;如果目标偏寿命与稳定,MOF 衍生的空心/多相路线更合适。二者并不对立,经常是前驱体衍生体复合骨架的接力。其余衍生思路还包括 V-系、Mo-系等与碳骨架/缺陷工程的协同:通过非晶化、多相界面与氧空位调控,强化电荷传输、抑制溶解与结构疲劳。

    三、MOF 与锌负极:薄而连续的人工界面层

    锌负极的三个老问题包括枝晶、析氢、腐蚀/钝化,本质上都是电极电解液界面失衡:局部电场/浓差畸变与自由水/阴离子过度亲近金属表面。MOF 的有序孔道与可功能化表面,天然适合在这里大显身手。其机制主要包括:

    1. 均匀成核:把局部电场与浓度峰值拉平,避免针尖长出来;

    2. 选择性沉积:孔径和表面电荷让 Zn2+优先走在该走的通道里;

    3. 通量整流:稳定沉积-剥离的往返,不至于出现剧烈的电压噪声;

    4. 去溶剂化:在极性位点和限域空间里,削弱水的束缚,降低沉积过电位;

    5. 阻水抑腐:把自由水和活泼阴离子挡在界面外侧,减轻副反应。

    案例分析:Cao, L., Li, D., Deng, T., Li, Q., & Wang, C. (2020). Hydrophobic organic‐electrolyte‐protected zinc anodes for aqueous zinc batteries. Angewandte Chemie, 132(43), 19454-1945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nge.202008634

    锌负极表面结构和表面反应

    3. 锌负极表面结构和表面反应的说明。a) 锌箔上的水侧反应和锌枝晶的形成。b) 与水电解质不相容的 MOF 约束有机电解质中 SEI 的形成。

    这一工作把 MOF 多孔膜 与 疏水有机电解质 组合,做成相分离的负极界面:先在金属锌表面涂覆一层致密、亲有机的 HKUST-1Cu3(BTC)2) 薄膜;再将 Zn(TFSI)2–TFEP(疏水性、与水系电解液不互溶)灌注入 MOF 孔道(图3)。工作时,来自水系主体电解液的 Zn² 途经有机层进入负极界面,水分子被排斥在外,从根源上削弱析氢与局部碱化。与此同时,孔道内的有机盐在沉积电位下 原位还原生成 ZnF2 / Zn3(PO4)2 复合 SEISEI 与疏水有机层共同阻断水与锌直接接触,抑制副反应与枝晶萌生;无机相 SEI Zn2+具有良好传导性,薄有机层又把跨界面阻抗控制在低水平,不牺牲倍率;

    一旦 SEI 局部破损,孔道中的有机盐继续参与还原,动态续膜,维持长期可逆镀/剥。

    相较直接在水系中工作的裸锌,这种“MOF囊括有机电解质的相分离界面把水活性与界面能垒同时改写:上层水系保证本体导电与安全性,下层有机/SEI 组合负责排水、防枝晶、稳 CE;两者被 MOF 有序孔道 精准耦合,等于是用一次 MOF 介导的模板化处理,把 控孔(隔水)+控界面(成膜)+控传输(薄层/高通量) 合成到同一负极设计中。在全电池层面,这一策略能在 低锌过量与高倍率 条件下保持容量与效率的长期稳定,适合作为水系锌电负极保护的通用模块,和正极侧的 MOF/衍生体策略形成前后呼应的体系化方案。

    04MOF 在隔膜与电解液中的角色:从好界面好系统

    MOF 被引入隔膜或电解液的局部微环境后,负极侧的好界面可以向整个电池系统扩散:

    1. MOF@隔膜 功能层:把 MOF 作为一层前置保护,在隔膜上实现Zn2+ 选择性通道与多阴离子/反应性物种的拦截,从而降低穿梭与局部 pH 波动,协同提升循环稳定性。

    2. 孔道填充策略:将小分子/添加剂封装进 MOF 孔道,在负极附近构建更稳定、可编程的局部电解质。这与前述思路相互补充,共同目标是削弱自由水活性、维持低极化与低副反应窗口。

    05与其他多孔材料的差异点

    有人会问:与活性碳、介孔硅、氧化铝膜等传统多孔材料相比,MOF 的独特优势是什么?核心在三点:

    孔道可编程MOF 的孔径、形貌、连通性可以通过金属节点与配体代码式设计;

    表面化学可定制:配体功能团与节点价态可精细调控亲疏水性、Lewis /碱性与局部电场;

    本体衍生一体化:既能直接用作活性材料,也能作为形貌/结构模板转化为多相/非晶/掺杂碳等复合体,形成材料-界面-系统的连续谱。

    简单说,MOF 多孔材料的自由度又往前推了一步,尤其适合需要结构-界面-传输协同的复杂体系。


    关于水系电池,如果大家苦于寻求靠谱的水系电池测试解决方案,不妨了解下测试GO前沿实验室。我们聚焦于全球领先的表征技术,为您提供尖端表征方案和定制化检测服务,助您不断攀登学术高峰!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一文详解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

    2023-10-08

    热重分析(TG-DTG)曲线的几种解析方法

    2023-12-26

    接触角测试(CA)的原理、样品制备要求及实际应用

    2023-11-16

    BET气体吸附原理及其技术发展

    2025-02-21

    一文详细介绍he染色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023-11-23

    恒电流间歇滴定法GITT的基本原理以及测试教程

    2022-08-12

    项目推荐/Project
    原位XRD(水系电池)

    原位XRD(水系电池)

    电解液稳定性与SEI

    电解液稳定性与SEI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
    +

    你好,很高兴为您服务!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