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couponData.name}} ¥{{Math.floor(couponData.money)}} {{couponData.discount}}折 ¥{{couponData.random_min_money | int}}~{{couponData.random_max_money|int}}
    {{timeH}}:{{timeM}}:{{timeS}}

    {{couponData.name}} ¥{{Math.floor(couponData.money)}} {{couponData.discount}}折 ¥{{couponData.random_min_money | int}}~{{couponData.random_max_money|int}} ({{couponData.min_amount==1?'无门槛':'满'+Math.floor(couponData.min_amount)+'可用'}})

    距失效

    {{timeH}}

    {{timeM}}

    {{timeS}}

    Document

    当前位置:材料测试 ›  物性分析 › 

    镜质体反射率

    99%

    满意度

    镜质体反射率

    已 预 约:

    2005次

    服务周期:

    平均10个工作日完成
    立即下单
    咨询价格

    收藏

    项目介绍

    镜质体(在绿光 中)的反射光强度对垂直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反射率的测定是根据光电倍增管所接受的反射光强度与其光电信号成正比的原理,在入射光强度一定的反光显微镜下,对比煤光片中的镜质体和已知反射率的标准样的光电信号值而确定。可用于物镜测定其空气中的反射率(Ra),用油浸物镜测定其油浸中的反射率(Ro)。后者测值精度较高、分辨力强,应用广泛。

    地层中的镜质体是由高等植物木质素经生物化学降解、凝胶化作用而形成的凝胶体再经煤化作用转变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显微组分。它普遍存在于泥盆纪以来的地层中,但在煤和碳质泥岩中含量最高,而在海相碳酸盐岩中含量最低。镜质体与其他显微组分(壳质组和惰性组)相比,在整个煤化作用过程中,能够保持最好的热演化特征。

    但在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和应用过程中,发现镜质体反射率在一些情况下出现异常现象。BuiskoolToxopeus(1983)研究表明腐殖煤和碳质页岩一般含有两组镜质体(贫氢镜质体和富氢镜质体)。贫氢镜质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射率,不发荧光;富氢镜质体具有相对较低反射率,可发荧光。Price和 Burker(1985)、Hutton和 Cook(1980)、朱抱荃(1987)等的研究认为镜质体在具有富氢组分含量高的地层中,或在热演化过程中受到液态烃浸染,都将造成镜质体反射率的异常偏低。因此,油页岩及较佳类型生油岩和富壳质组煤层的镜质体反射率往往比相邻层位的偏低。另外,在岩石中分散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应注意区别出再循环镜质体。因为再循环镜质体的反射率一般要高于原地镜质体。

    镜质体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高,其光学各向异性增强,镜质体反射率的统计范围值也逐渐增大,因此,当镜质体反射率值大于 1%以上时,应尽量多测一些测点,以保证镜质体反射率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由于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测定时必须对样品中大量的镜质体进行测定。

    样品要求

    1.目前可以测试样品为煤炭,粒度≥1mm,重量≥100g。

    2.其他样品需提前沟通。

    项目案例

    有机质成熟度、温度和受热时间关系图

    镜质体反射率

    立即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