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2年连发Nature、Science!
来源:科学10分钟 时间:2022-05-05 09:14:03 浏览:2513次


1月12日,Nature发表了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论文。

这篇论文是继2019年摘得首篇Science后,该校在量子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顶尖论文的第一作者同一个在读博士生。

厚积薄发,在各大顶刊发文

杨超,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

入学3年后,杨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校首篇Science正刊论文,获评2019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特等奖。

同时,他本人也受邀在领域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撰写长篇综述论文。

2019年杨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ence论文

杨超曾说,科研“马拉松”的赛道,不是平坦的“塑胶跑道”,而像是进入丛林之后寻找一条可以穿越的小路。

不断求索的他,也在2022年迎来了自己的第二篇顶刊!

2022年1月12日,杨超以一作身份再次登上世界学术“舞台”。

这篇Nature论文,成功突破了费米子体系的限制,首次在玻色子体系中诱导出奇异金属态

YBCO纳米网孔薄膜中量子金属-绝缘体量子相变点附近的奇异金属态(a)输运特性曲线,(b)线性磁电阻曲线,(c)霍尔电阻Rxy随温度的变化曲线,(d)玻色子奇异金属相图

他,来自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超能做出如此亮眼的学术成果,离不开优质科研平台的支持。他所在的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背靠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一A+学科,人才培养能力超群。

除了由雷清泉院士李言荣院士坐镇,该实验室还培养出了一支包括院士、“四青”人才、创新群体在内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论文链接

Nature: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239-y

Science: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ax5798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Scientific Reports:年发文破2W,不是预警期刊啦,快来看看!

2022-07-04

催化二区好刊推荐丨发文量大、速度快、对国人友好!

2021-07-01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虽贵为1区期刊,但发文量大,对国人友好,值得试试!

2021-07-01

突发!复旦大学院长被教师持刀捅死,真的是“内卷”“非升即走”的错?

2021-06-19

待遇丰厚丨日本东北大学李昊课题组诚招特聘助理教授/博士后(材料计算或机器学习方向)

2022-07-04

2021国产期刊影响因子飙涨!占据榜首的竟是新刊!(附Excel下载)

2021-07-01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