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天津大学:刺激响应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来源:科学10分钟 时间:2022-05-15 21:27:02 浏览:2290次


    刺激响应发光材料因其在信息存储、防伪和光电器件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极大的兴趣。与传统的荧光材料相比,室温磷光材料的长寿命使其更有利于在外部刺激下进行多维度的监测,从而拓展其刺激响应特性。目前,刺激响应磷光材料还较为缺乏,且大多数材料仅表现出单一的发光颜色,而实际应用中却经常需要多种颜色的调控。因此,全色域可调的刺激响应室温磷光材料在各个领域更具实际应用前景,可是相关材料的开发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

    近日,天津大学李振教授团队在全色域可调的刺激响应有机室温磷光材料方面取得突破。他们通过简单的脱水缩合反应,成功获得了一系列基于芳基硼酸和聚乙烯醇的具有全色域可调的刺激响应室温磷光材料。随着芳基硼酸中的p共轭体系逐渐增大,聚合物薄膜的室温磷光发射逐步红移,从而实现了令人满意的颜色调制。而且,这类材料的室温磷光特性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加热和水熏蒸的交替刺激予以循环调控。当其中三种芳基硼酸与聚乙烯醇同时反应时,更是得到了一种具有激发依赖特性的室温磷光材料。此时,材料的刺激响应特性仍然可以保留。研究表明,这些材料在多级信息加密和多色纸墨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强调的是,这类刺激响应型室温磷光材料是在纯水相中制备的,无需任何有机溶剂,绿色环保。

    图1. 目标产物分子结构、水/热刺激响应以及激发依赖的室温磷光机制示意图

    相关研究结果以“Stimulus-Responsiv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 with Full-Color Tunability from Pure Organic Amorphous Polymers”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Sci. Adv., 2022, 8, eabl8392 )上。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丹为本文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为杨杰副研究员、唐本忠院士和李振教授。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l8392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别只盯一区!这些二三区化学期刊,发文量多,速度快,真的还不错!

    2021-06-19

    Nature盘点8篇: 北大、南大、密大、亚琛工大等最新前沿成果报道丨生化材9月精选

    2019-10-25

    MOF&COF顶刊精选:罗建平、陈龙、Yaghi、王为、林子俺、尹学博、师唯顶刊大盘点

    2019-12-06

    ​机器学习顶刊精选:看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材料研究

    2019-12-05

    包信和院士成果精选丨用坚守不渝开启催化世界

    2019-12-06

    ​发光材料顶刊精选:杨阳、陈平、安达千波矢、唐本忠、夏志国顶刊大盘点

    2019-12-05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