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张锦院士&童廉明&和李述周JACS:低电位电催化氮还原!
    来源: 时间:2023-05-31 15:50:20 浏览:1952次

    第一作者:Xueting Feng、Jiyuan Liu

    通讯作者:张锦院士、童廉明研究员和李述周教授

    通讯单位:北京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DOI: 10.1021/jacs.3c01319



    研究背景

    在电催化氮还原反应(NRR)中实现N2分子的高效加氢是在低电位下实现高活性的关键,理论上它比其他步骤需要更高的平衡电位。与金属氢化物配合物的N2还原类似,通过化学加氢实现这一步骤可削弱初始加氢过程的潜在依赖性,但其在电催化NRR中很少报道,且催化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实验证据。基于此,北京大学张锦院士、童廉明研究员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述周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具有氢自由基转移机制的高效电催化剂(Ru单原子锚定在GDY/石墨烯(G)三明治结构上,即Ru SAs/GDY/G),其中石墨炔(GDY)产生氢自由基(H•)可有效激活N2生成NNH自由基(*NNH),构建双活性位点抑制竞争性析氢反应(HER),其中氢优先吸附GDY,Ru SAs作为*NNH的吸附位点,促进合成NH3



    文章要点

    要点一:研究结果表明,Ru SAs/GDY/G是一种高效的NRR电催化剂,当电压为-0.1 V时,NH3产率高达56.8 ug h-1 mgcat-1,法拉第效率(FE)为37.6%。

    要点二:实验结果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Ru SAs在NRR的加氢过程中起活性位点的作用。GDY不仅能抑制Ru SAs上的H*覆盖,还能产生H*加速加氢过程的动力学。

    要点三:该工作阐明了一种新的氢转移机制,可以极大降低NRR的电位,并保持其高活性和选择性,为电催化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图文展示

    图1. Ru SAs/GDY/G上N2电还原为NH3的示意图

    图2. GDY/G和Ru SAs/GDY/G的TEM及XRD图

    图3. Ru SAs/GDY/G的结构分析

    图4.在环境条件下将N2电还原为NH3的性能

    图5. Ru SAs/GDY/G的催化机理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2020-05-03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2021-06-19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2021-01-22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2019-10-25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2019-10-25

    Zeta电位的基本理论、测试方法和应用

    2020-08-24

    项目推荐/Project
    XRD数据精修

    XRD数据精修

    TEM数据分析

    TEM数据分析

    XPS数据分析

    XPS数据分析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