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最新Nat.Commum.!
    来源: 时间:2023-09-25 15:28:31 浏览:1467次

    第一作者:Xin Huang、Daniel Eggart、Gangqiang Qin

    通讯作者:包信和院士、潘秀莲、Jan-Dierk Grunwaldt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DOI: 10.1038/s41467-023-41192-y.



    研究背景



    沸石分子筛负载钼(Mo)作为甲烷脱氢芳构化催化剂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实际的中间体,特别是第一个C-C键的形成尚未阐明原理。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Jan-Dierk Grunwaldt等人研究了分散在H-MCM-22、H-ZSM-5和SiO2上的Mo物种的甲烷直接非氧化转化的机理。气相C-C偶联形成乙烷/乙烯后,通过DFT计算等表征手段,作者揭示了Mo单位点上的甲基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沸石(MCM-22、ZSM-5或SiO2),甲基化学可能是金属单位点催化的普遍特征,而在聚合的碳化钼纳米颗粒上的反应可能通过表面C-C偶联促进碳沉积。




    文章要点



    1、作者研究了分散在H-MCM-22、H-ZSM-5和SiO2上的钼物质的甲烷直接非氧化转化的机理,揭示了Mo单点上的甲基化学特征:甲基自由基在气相中转化为乙烷,在没有沸石的情况下很容易脱氢转化为乙烯。

    2、研究结果表明,气相甲基化学可能是金属单位点催化剂的一般反应特征。本工作为直接非氧化甲烷转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可能促进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



    图文展示



    图1.在xMo/MCM催化剂上的MDA反应

    图2.超过0.5Mo/MCM废水的SVUV-PIMS在线检测

    图3. 0.5Mo/MCM的HAADF-STEM和operando XAS研究

    图4.甲烷通过甲基活化和转化为乙烷的自由能图

    图5. H-MCM-22在甲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2020-05-03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2021-06-19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2021-01-22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2019-10-25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2019-10-25

    Zeta电位的基本理论、测试方法和应用

    2020-08-24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