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
    来源:测试GO 时间:2020-12-01 17:18:12 浏览:16013次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

    精选回顾

    ◀ 干货满满!计算狗「模拟计算干货」汇总大放送,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 免费干货丨测试狗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资料汇总「TEM全家福」,从入门 到精通

    ◀ SCI论文写作大全来啦!助你早日发表高水平paper

    ◀ XRD全家福丨必收藏!从入门到精通,关于XRD你想知道的都在这了~

    ◀ 您有一份XPS新春大礼包,请查收!寒假的正确打开方式,你get到了吗~

    ◀ 超级干货丨原子力显微镜(AFM):全网最全干货大合集,你想要的都在这里…


    随着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不断攀升,有机电池稳定性成为了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最近,来自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的团队借助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GIWAXS)测试分析,报道了他们对热稳定性研究的最新成果。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

    我们知道使用溶剂添加剂是增强电池性能的有效方法。然而溶剂添加剂是一把双刃剑,器件中残留的溶剂添加剂可能导致活性层形貌变得不是那么稳定。同时,高沸点的溶剂添加剂通常不易完全除净,因此制备无添加剂的高效器件对提升器件稳定性显得十分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非富勒烯受体i-IEICO-2F,基于该受体的器件在不使用任何溶剂添加剂的情况下实现了11%以上的效率并且该器件具有十分出色的热稳定性。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GIWAXSAFM测试分析,对器件稳定性提高做出了充分的解释,下面我们一同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3

    图1 J52、i-IEICO-2F、i-IEICO-4F和IEICO-4F的化学结构图

    研究人员合成的i-IEICO-2F是IEICO-2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图1)。分子结构的改变导致i-IEICO-2F的主链构型更为扭曲,其吸收峰与IEICO-2F相比蓝移了一百多纳米,但i-IEICO-2F仍具有较窄的带隙(Eopt g=1.51 eV)。基于J52和i-IEICO-2F的单结正置器件在不使用添加剂的情况下效率(PCE)可以达到11.28%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4

    图2 基于非富勒烯受体(i-IEICO-2F,IEICO-4F和i-IEICO-4F)器件的(a)JSC,(b)VOC,(c)FF和(d)PCE的归一化热稳定性

    结构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i-IEICO-2F的热稳定性表现同样优异。作为对比,研究人员测试了三种器件的热稳定性。在150的温度退火下,J52: i-IEICO-2F器件的JSC在184.5小时后仍保持了初始值的88%;在加热184.5小时后,基于i-IEICO-2F器件的PCE下降至初始值的44%;而基于IEICO-4F和i-IEICO-4F器件的JSC和PCE则下降的很明显。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5

    图3 J52: i-IEICO-2F二元共混膜的AFM高度图(活性层在150℃进行退火)

    为了进一步探讨热退火对活性层形貌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了AFM来进行分析图3)。在热退火期间J52: i-IEICO-2F共混膜一直保持光滑、无定形的形态,且RMS值保持0.95-1.17 nm范围内。在退火184.5 h后,共混膜的相尺寸略有增加,这可能是器件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但是,J52: IEICO-4F和J52: i-IEICO-4F的共混膜在热退火的过程中分子逐渐聚集结晶,薄膜的形态发生变化。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6

    图4 (a-o)根据退火处理时间J52: i-IEICO-2F共混膜的2D GIWAXS衍射图;(p)沿in-plane方向切线图;(q)沿out-of-plane方向切线图

    薄膜形貌的变化势必带来分子堆积和结晶的改变,分析分子结晶的变化又怎么能少的了GIWAXS根据GIWAXS分析可以发现,热退火5分钟后J52:i-IEICO-2F共混膜中的所有衍射峰与未退火的共混膜相同,不同的是(010)面的衍射峰强度略有增强,直到退火时间达到144小时都能观察到相同的趋势。在退火时间达到184.5h后,在2-D衍射图中可以明显观察到一些新出现的弧状的信号,切线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in plane方向出现0.3 Å-1和0.39 Å-1的衍射峰,在out-of-plane出现0.44 Å-1的衍射峰。根据先前的分析认为这些峰的出现是由于i-IEICO-2F的聚集引起的,其中在0.30和0.39Å-1处的衍射峰是(100)峰分裂而来。在in-plane方向的0.62/0.78/1.14Å-1以及out-of-plane中的0.85/1.30Å-1出现的衍射峰可能是(h00)或(00h)平面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见图5)。i-IEICO-2F的自聚集可能是图3(j)中观察到的相尺寸增加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J52: i-IEICO-2F共混膜在高温下可保持超过180小时的理想晶体学性能,从而可以保持有效电荷传输并维持器件性能,这与器件优异的热稳定性相符合。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7

    图5 根据热退火处理时间J52: i-IEICO-2F共混膜衍射峰的标示图。白色标识为共混膜的衍射峰,橙色标识为i-IEICO-2F自聚集产生的衍射峰。

    研究人员对IEICO-4F和i-IEICO-4F也进行了GIWAXS分析,他们发现J52: IEICO-4F共混膜退火72.5小时仍保持与未退火的薄膜相似的衍射图样。退火96小时后,共混膜出现许多衍射环。在退火超过180小时后这些衍射环的信号变得更强。对于i-IEICO-4F的共混膜来说,退火5分钟后就出现了衍射环,这些衍射环的信号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变得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人员确信共混膜中相分离的形成主要受受体聚集的影响。在长时间的热处理过程中,IEICO-4F和i-IEICO-4F与i-IEICO-2F相比会产生更明显的结晶,导致共混膜产生过度的相分离,最终影响了活性层中的电荷传输效率。产生这些现象的最终结果是导致基于IEICO-4F和i-IEICO-4F的器件性能和稳定性要比i-IEICO-2F的器件更差。

    总之,这篇来自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的文章通过对比不同分子在热退火过程中结晶的变化,揭示了不同器件稳定性差异的原因。该文章提出了一种对分子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微调来制备高效且稳定的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的新思路,这将进一步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未来实现商业化的进程。文章采用了大量的GIWAXS分析详细研究了分子结晶的变化,为器件稳定性的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成为研究分子结晶对器件性能和稳定性影响的有利工具。


    测试狗科研服务(www.ceshigo.com)拥有稳定和长期的同步辐射商业机时,平均每个月可以测试两次,所有原始数据可以溯源,并提供测试时间和具体Beamline参数。王柯老师和袁宁博士负责数据分析拟合,保证每个数据和参数都准确无误。部分同步辐射顶刊论文成果截图如下,文中的同步辐射数据全部来自测试狗的服务
    Nat. Commun.(2020) 11:418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8
    Nat. Commun.(2020) 11:529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9

    Adv. Mater.  2020,1905988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0
    Adv. Mater.2020, 1908350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1

    Angew. Chem. Int. Ed. DIO:10.1002/anie.202003518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2 Angew. Chem. Int. Ed. doi:10.1002/anie.201913080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3

    ACS Catalysis 2019 9 (2), 1437-1445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4

    Appl.Catal., B Volume260, January 2020,118188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5
    ACS nano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0c01056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6

    Nano Energy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4547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7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8 Jan 2020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8

    Catal. Sci. Technol., 2019, 9, 4581–4587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19


    Adv. Funct. Mater., DOI: 10.1002/adfm.201909760(giwaxs)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0
    Adv. Funct. Mater.,DOI: 10.1002/adfm.201909837(giwaxs)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1
     J. Mater. Chem. A DOI: 10.1039/c9ta07542a (giwaxs)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2
    Adv. Funct. Mater.,DOI: 10.1002/adfm.201902078 (giwaxs)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3
     J. Mater. Chem. A DOI: 10.1039/c9ta00164f (giwaxs)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4
     J. Mater. Chem. A (giwaxs)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ta/d0ta00651c#!divAbstract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5


    推 荐 阅 读




    ❤ 南科大徐保民&潘晖团队:新突破!钴单原子和四氧化三钴强强联合,助力锌空电池蓬勃发展
    ❤ 南昌大学陈义旺教授课题组AFM报道丨在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准平面异质结方面取得新进展
    ❤ 华中科技大学王磊团队&林雪平大学高峰团队AFM报道:钾离子钝化CsPb(Br/Cl)3钙钛矿用于高效稳定蓝光发光二极管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于杰教授团队JMCA│构筑具有三维导电结构和超低体积膨胀的氧化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测试GO”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从一篇AEM,看GIWAXS如何助力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分析~26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2021-01-20

    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操作

    2021-01-22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一)电化学工作站的基本功能和使用

    2021-01-20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1-01-22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1-01-21

    恒电流间歇滴定法GITT的原理与实例

    2021-01-21

    项目推荐/Project
    质构仪

    质构仪

    阻抗分析仪

    阻抗分析仪

    X射线小角/广角散射仪(SAXS/WAXS)

    X射线小角/广角散射仪(SAXS/WAXS)

    电池性能测试

    电池性能测试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