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期刊解析丨极具性价比的材料二区好刊,投了还想投!
    来源:测试GO 时间:2021-06-19 15:41:16 浏览:8713次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产业(信息、能源、材料)之一。材料科学涉及到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材料领域的相关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除了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和ACS Nano等知名的顶级材料期刊,涉及材料的期刊还有很多,尤其是二区和三区期刊更是数以百计。为了给该领域的相关科研工作者在投稿时选择期刊上提供些许便捷,笔者一览材料领域的二区期刊,选择了其中发文量大、对国人友好以及审稿周期快的几个二区期刊,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介绍。

    1、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是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简称RSC)旗下最知名的期刊之一,同类型的期刊还有《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它们几乎涵盖了整个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不仅侧重于理论或实验研究,还关注对材料的新理解、新应用和新的合成方法。其中,《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更偏向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探索,涉及领域包括:人工光合作用、锂离子电池、二氧化碳转化、催化、燃料电池、气体收集/分离/储存、绿色/可持续材料、产氢与储氢、光催化、光伏发电、自洁材料、自愈材料、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热电、水分解和水处理等。期刊主要接收Full papers和Reviews。

    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

    期刊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jmchema

    发文量

    从近几年来看,《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的发文量是相当大的,年发文量几乎都维持在2500篇左右。作为材料领域知名度较高的期刊之一,如此大的发文量很容易遭人诟病,但不可否认该期刊的影响力依然很高。即使目前中科院JCR分区(最新升级版)已经将其分为二区,但在未来的几年,《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依然值得重点关注,过稿率也并不算低。

    发文地区

    统计近五年《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排名前五的发文地区,不难发现,中国以超过13000篇的数量一枝独秀,远远超过随后的美国和韩国等国家,说明该期刊对国人十分友好,国家的科研实力可见一斑。 

    影响因子

    2016年,《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的影响因子为8.262,随后几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路上升,2020年最新影响因子已经破10,达到了11.301。从趋势来看,未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作为最新划分的二区期刊,相信《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的影响因子也是二区期刊中最高的那一批。 

    审稿周期:平均1.0个月

    推荐指数: 

    2、Applied Surface Scienc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是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旗下的期刊之一,该期刊接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表面、界面、纳米结构及其应用的所有主题,主要关注通过特定表面分析技术或计算方法确定的材料特性的研究(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具体涉及:催化、电催化和光催化的表面科学、沉积和生长、2D组装、通过定向能量沉积(激光,离子或电子束)或其他技术(如等离子体)进行的表面和界面改性、表面工程和功能化方法、功能表面设计和涂层、表面电化学和腐蚀防护策略、能量转换和存储中的表面科学、表面纳米技术和设备、半导体中的表面和界面、生物界面。期刊主要接收Full Length ArticlesMeeting

    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505669/description#description

    期刊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APSUSC

    发文量

    从近几年来看,《Applied Surface Science》的年发文量呈现非常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从2016年的2191篇增长到2020年的3415篇,增幅巨大,且期刊的年发文量在材料类期刊里也是名列前茅。从趋势看,年发文量接下来依然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这表明《Applied Surface Science》的过稿率可能也在提高。 

    发文地区

    从近五年《Applied Surface Science》的发文地区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中国以15787篇的数量毫无争议的位居第一,甚至远超排名中随后几名的总和。学术论文的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如此巨大的发文量表明,该期刊是非常乐于接收来自中国的稿件。

    影响因子

    2016年,《Applied Surface Science》的影响因子仅为3.15,随后几年,随着材料领域的日益火热,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借着这股东风一路上升,2020年最新的影响因子为6.182。五年时间,影响因子几乎实现了翻倍,且从五年影响因子图的曲线趋势看,2021年《Applied Surface Science》期刊影响因子继续增长的可能性很大。

    审稿周期:平均2.0个月

    推荐指数:

    3、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是爱思唯尔公司(Elsevier)旗下最知名的期刊之一,虽然定位为二区期刊,但该期刊的收稿范围非常广,绝大多数金属材料及其化合物和相关的应用研究都可以发表在这个期刊上,正如期刊官网所介绍的那样,该刊的巨大优势在于它所包含的学科的多样性,它汇集了材料科学、物理冶金学、固体化学和物理学的相关成果。但同时,《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明确表明了,该期刊将不考虑有关液态合金、传统钢、磨损、蠕变、焊接和连接、有机聚合物、配位化学、离子液体和生物化学的主题;不考虑没有足够的实验验证的纯计算论文;不鼓励提交有关材料加工技术方面的论文。期刊主要接收Article、Review和Meeting。

    期刊官方网站: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journal-of-alloys-and-compounds/

    期刊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JALCOM

    发文量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的发文量在业界是公认的大,早在2016年,其年发文量就高达3290篇。随后几年,年发文量不仅维持了该数值,甚至还有一定的涨幅,最高时其年发文量一度逼近5000篇。2020年,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大部分期刊的年发文量都有较大的减少,然而,《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的年发文量依然超过4000篇,期刊过稿率相对较高。

    发文地区

    统计近五年《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排名前五的发文地区,我们发现,中国以超过20000篇的数量一骑绝尘,榜单后几名分别是印度(2040篇)、韩国(1362篇)和美国(1350篇)。对于国人,如此巨大的发文量一方面源自于该期刊收录文章的范围广,另一方面也说明《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对国人论文的欣赏。 

    影响因子

    2016年,《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的影响因子仅仅为3.014,2017年上涨到3.779,随后几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依然在增长,2020年最新影响因子为4.65,涨幅较大,预计未来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此外,结合《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巨大的年发文量,综合来看该期刊是个不错的投稿选择。

    审稿周期:平均2.0个月

    推荐指数: 

    4、Ceramics International

    Ceramics International虽然是材料领域二区期刊,但在陶瓷材料领域却是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顾名思义,该期刊主要收录氧化物、非氧化物陶瓷、功能玻璃、玻璃陶瓷、无定形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此外,该期刊也欢迎提交有关生物启发性材料和生物赋能材料的论文,相对来说,期刊更感兴趣的研究包括:室温和中温下,民用、军事和工业应用的高级陶瓷和复合材料;极端环境中使用的高温和超高温结构陶瓷和复合材料;电陶瓷,例如介电和微波陶瓷、铁电体、压电陶瓷、热电体、热电体和铁弹性体等;磁性、多铁性、半导体和快离子导电陶瓷;光学陶瓷,包括发光和发色材料、透明导电和半导电陶瓷等;用于核裂变、聚变和核废物的陶瓷;用于医疗的生物惰性和生物活性陶瓷。《Ceramics International》主要接收Reviews、Original Articles和Meeting。

    期刊官方网站:http://www.elsevier.com/wps/find/journaldescription.cws_home/405926/description#description

    期刊投稿网址: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CERI

    发文量

    从近五年的统计结果来看,《Ceramics International》的年发文量整体上呈现轻微增加的趋势,虽然涨幅并不大,但年发文量3000篇左右的基数依然无法忽视。2020年,《Ceramics International》的年发文量为3485篇,如此巨大的年发文量还不足以让想要投稿的你心动吗?

    发文地区

    统计近五年《Ceramics International》排名前五的发文地区,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中国以13558篇的巨大数值独占榜首。该发文量甚至是第二名(印度:1312篇)的十倍以上,其后则分别是韩国(928篇)和伊朗(848篇)。伊朗能进入榜单前五确实让人意外。

    影响因子

    相对于上文提及的其他的二区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的影响因子并不算高。2016年,《Ceramics International》的影响因子仅仅为2.758,随后几年,《Ceramics International》的影响因子五年来同样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最新影响因子为3.83。虽然大类学科属于二区,影响因子也不高,但在陶瓷领域,该期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整体上值得考虑。

    审稿周期:平均1.0个月

    推荐指数: 

    总结

    总而言之,经笔者介绍后不难发现,相比于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和Nano Letters等一区期刊的“高标准、严要求”,材料领域许多具有潜力的二区期刊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不仅发文量大、审稿周期短、中稿率高,还对国人极其友好,在节约投稿时间的同时,也避免了来自大牛们的“降维打击”,何乐而不为呢。 

    注:文中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期刊发文地区时,“PEOPLES R CHINA”和“CHINA”均为中国,只是投稿人写法不同导致数据库出现两个识别结果。


    推荐阅读

     别只盯一区!这些二三区化学期刊,发文量多,速度快,真的还不错!

    ❤ 中科院1区TOP期刊,众多大牛担任编辑,发文量增加,审稿快,非常不错,值得关注!

    ❤ 材料科学类TOP期刊,影响因子27分+,国人发文占比过半,发文速度快!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别只盯一区!这些二三区化学期刊,发文量多,速度快,真的还不错!

    2021-06-19

    Nature盘点8篇: 北大、南大、密大、亚琛工大等最新前沿成果报道丨生化材9月精选

    2019-10-25

    MOF&COF顶刊精选:罗建平、陈龙、Yaghi、王为、林子俺、尹学博、师唯顶刊大盘点

    2019-12-06

    ​机器学习顶刊精选:看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材料研究

    2019-12-05

    包信和院士成果精选丨用坚守不渝开启催化世界

    2019-12-06

    ​发光材料顶刊精选:杨阳、陈平、安达千波矢、唐本忠、夏志国顶刊大盘点

    2019-12-05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