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存
    Document
    当前位置:文库百科文章详情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来源: 时间:2022-12-28 09:28:57 浏览:2371次

    一讲介绍煤灰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T 219-2008 。

    煤灰煤灰熔融性包含四个温度: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

    变形温度(简称DT) :是灰锥尖端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注:如灰锥尖保持原形则锥体收缩和倾斜不算变形温度。

    软化温度(简称ST):是锥体弯曲后锥尖触及托板、锥体变化成球形时的温度。

    半球温度(简称HT) :是灰锥变化成近似半球形,即高约为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

    流动温度(简称FT) :是灰锥熔化成液体或展开成高度在1.5毫米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为:将煤灰制成一定尺寸的三角锥,在一定的气体介质中,以一定的升温速度加热,观察灰锥在受热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观测并记录它的四个特征熔融温度: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

    试剂和材料:

    一、 碳物质:灰分低于15%,粒度小于1mm的无烟煤、石墨或其他碳物质 。

    二、煤灰熔融性标准物质:可用来检定试验气氛性质的煤灰熔融性标准物质。

    三、刚玉舟,耐温1500℃以上,能盛足够量的碳物质。

    四、灰锥托板 ,在1500℃下不变形,不与灰锥发生反应,不吸收灰样。

    灰锥制备。

    (1)、灰的制备,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按GB/T 1212的 规定将其完全灰化,然后用玛瑙研钵研细至0.1 mm以下。

    (2)、灰锥的制做,取(1~2) g煤灰放在瓷板或玻璃板上,用数滴糊精溶液润湿并调成可塑状,然后用小尖刀铲入灰锥模中挤压成型。用小尖刀将模内灰锥小心地推至瓷板或玻璃板上,于空气中风干或于60℃下干燥备用。

    注:除糊精溶液外,可根据煤灰的可塑性考虑用水或100g/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代替。

    测定步骤。

    弱还原性气氛中测定。

    第一步: 用糊精溶液将灰锥固定在灰锥托板的三角坑内,并使灰锥垂直于底面的侧面与托板表面垂直。

    第二步:打开仪器电源,开启控制电脑,在显示器屏幕上双击相应软件的快捷图标,进入主控界面。

    第三步: 将带灰锥的托板置于刚玉舟上。用封碳法来产生弱还原性气氛时,要按设备说明书在刚玉舟内放置够量的碳物质。

    第四步:打开高温炉炉盖,将刚玉舟徐徐推入炉内、至灰锥位于高温带,并紧邻热电偶热端(与其相距2mm左右)。清除石英镜片上的灰尘及脏物,摆正灰锥的图像,使其落在测控软件图像框的中央区域内),盖上背景盖并旋至最里面后再回旋半圈,封闭通气孔。

    第五步:单击主控界面的“弱还原实验”按钮,系统自动进入测试状态。

    开始加热并控制升温速度:900℃以下时,升温速度为(15~20)℃ / min,900℃以上时,升温速度为(5土1)℃ / min。系统实时报出灰锥的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流动温度,并显示在数据栏中。待全部灰锥都达到流动温度或炉温升至1500℃时断电、结束试验。

    第六步:检查数据,单击“数据管理”按钮可以查看整个实验过程中灰锥的图像变化过程,并由实验员自己判定4个温度点。在数据库中可以通过“修改”按钮来将温度点修改成实验员自己判定的温度。

    第七步:选择需要的实验结果记录打印。

    第八步: 实验结束,系统进入降温状态,退出测控软件,关闭计算机电源和仪器主机电源。

    第九步: 检查托板,待炉子冷却后,取出刚玉舟、拿下,仔细检查其表面,如发现试样与托板作用,则另换一种托板重新试验。

    试验气氛性质的检查。

    用煤灰熔融性标准物质(国家一级标样)制成灰锥,并测定其熔融特征温度(DT、ST、HT和FT)。如其实际测定值与弱还原性气氛下的标准值相差不超过40℃,则证明炉内气氛为弱还原性;如超过40℃,则根据它们与强还原性或氧化性气氛下的参比值的接近程度以及刚玉舟中碳物质的氧化情况来判断炉内气氛。

    煤灰熔融性精密度如下表:

    重复性限 :变形温度<60℃,软化温度<40℃,半球温度<40℃,流动温度<40℃。

    再现性临界差:变形温度无要求,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均为≤80℃。


    评论 /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12条评论
    全部评论 / 我的评论
    最热 /  最新
    全部 3小时前 四川
    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现代文字大多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人类往往先有口头的语言后产生书面文字,很多小语种,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的不同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的方式和思维不同。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
    点赞12
    回复
    全部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文章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2020-05-03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2021-06-19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2021-01-22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2019-10-25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2019-10-25

    Zeta电位的基本理论、测试方法和应用

    2020-08-24

    项目推荐/Project
    灰熔点测定仪

    灰熔点测定仪

    热门文章/popular

    基础理论丨一文了解XPS(概念、定性定量分析、分析方法、谱线结构)

    手把手教你用ChemDraw 画化学结构式:基础篇

    晶体结构可视化软件 VESTA使用教程(下篇)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上)

    电化学实验基础之电化学工作站篇 (二)三电极和两电极体系的搭建 和测试

    【科研干货】电化学表征:循环伏安法详解(下)

    微信扫码分享文章